北京理工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,将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。2015年,学校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》及教育部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》、《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(2011-2020年)》等有关文件精神,结合我校“面向全体学生”“普及与提高”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发展理念,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开拓创新,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,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,发挥了艺术的育人功能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一、艺术教育教学机构
1.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: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学科基础知识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,承担艺术类公共课程教学。
2. 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:主要开展学生美育(艺术)教育教学工作,承担面向全校学生的艺术类选修课程教学、学生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指导、学生艺术社团业务指导,协助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。
3. 共青团北京理工大学委员会:主要负责大学生艺术团、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组织、校园文化艺术氛围营造工作。
二、艺术教育师资
设计与艺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8人,其中专职教师64人,包括教授、副教授30人。艺术教育中心现有专职教师11人,其中专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9人,艺术教育管理人员2人,正高职称1人,副高职称1人,中级职称9人;此外,每年外聘约13名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。
三、艺术教学
设计与艺术学院目前下设工业设计系、视觉传达设计系、环境艺术设计系、文化遗产系、传统工艺美术系、造型艺术系和理论研究部。工业设计专业于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,2012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评审中脱颖而出,成为北京理工大学获批10个重点专业之一。
艺术教育中心目前建成艺术文化理论课程、鉴赏课程、鉴赏与实践课程、艺术技巧训练课程、研讨课程及讲座课程6个板块、70余门课程的艺术课程体系。开设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型课程《中西视角下的中国传统艺术》《中国经典话剧艺术赏析》,增开艺术实验课程《琴道与美学》,结合《气味美学与香道》和《国乐之美》教学内容,开展《国风雅韵——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展演》活动。
四、教学设施与场馆资源
北京理工大学用于艺术教育的场馆包括设计与艺术学院教学楼、文化艺术剧场、文化艺术素养实训基地(良乡校区)、图书馆音乐厅(良乡校区)、图书馆地下室(良乡校区)、体育馆南厅地下一层学生活动场地等。
设计与艺术学院建有视觉传达实验室、人机交互实验室、装备设计研究中心、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室、数控加工中心、传统工艺美术工作室、工业设计专业实验室、模型制作实验室、数字虚拟实验室,以及金属、雕塑、陶艺、染织及丝网印、漆艺工作室、图书资料室等科室,为学院教学及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五、学生文化艺术活动
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,是北京理工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。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体系以“一节·一演·一赛”(艺术节、演出季、纪念“一二·九”运动歌咏比赛)为主线。其中,纪念“一二·九”运动歌咏比赛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,每年有近2000人参加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“专人指导、定期排练、阵容稳定”的24支院级合唱队。新年音乐会、深秋歌会、毕业晚会,已成为校园文化艺术经典活动。大学生艺术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专场音乐会,并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一等奖(历史最高奖项)、大学生“国戏杯”戏曲大赛一等奖等奖项。
六、校园文化艺术氛围
北京理工大学长期致力于提升校园文化艺术氛围,通过搭建高水平校园文化活动平台,建设校院两级艺术团体,进一步探索群众性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。依托“艺术直通车”,与知名文化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5000余名师生走进国家大剧院近距离接触高水平文化艺术活动。对太阳剧社、独立音乐协会、单对群相声社等文化艺术类社团进行定向支持。不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,全年组织传统文化艺术展演3场、传统文化艺术普及活动3场、传统经典阅读沙龙15场,建成“国风雅韵——中华传统文化工作室”并投入使用。以青年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艺术普及活动,将西洋音乐、民族音乐、电影、话剧、曲艺等艺术形式引进校园,举办10余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50余场艺术演出,参与学生达20000余人次,提升了在校师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。